時間不對、靈感不足, 已經錯過了好幾次《兩週一聚》. 第廿一次的題目由 Vince 出題, 請大家披起書衣, 自我介紹.

假如我是一本書….

曾經一位費城朋友講過, 人生就是一次學習, 而每件人生大事就是我們的每一堂課.

這讓我想起一本書: 《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》, 一本摘自人生課堂的筆記. 披上書衣的我, 我想我應該是筆記簿吧, 一本記錄到處生活的筆記簿.

Picture

厚厚的黑色硬皮, 白色內頁寫滿天馬行空的奇怪想法. 咦! 怎樣我好像在介紹小店《浪漫飛行》啊~ 🙂 字數行間要求表達清楚, 不准含糊且一一記錄自己每一個發現、想法, 甚至反思. 喜歡用"我覺得"、"我認為"說明以上文字僅是此時此刻想法, 不是將來的, 所以更不是什麼結論.

大部分建築師的公事包內, 都有一本沒有行線的筆記簿. 這本筆記簿是方便記下點子、設計重點, 以及所見所聞. 當靈感湧現, 需要抓些紙張記下的時候, 筆記簿是最方便的工具. 雖然今日科技發達, 用數碼器材能確切紀錄一切, 但是它們記不了建築師的角度、他們眼中的重點, 一些被凍結(或靜止的)節奏、符號等等. (這句話來自鄰居 blogger 老清兄, 請參考老清兄在《盛夏回憶: ヤッターマン 真人電影版》留言吧~)

我只有三本這樣的筆記簿, 全是大學時候的產物. 簿上的資料從來都不是有條理及齊整, 有草圖有文字, 東歪西倒, 湊湊拚拚. 文字或圖形不時被其他顏色線條蓋上, 說明我在不斷更正更新自己想法. 日子久了再翻閱這些, 總是驚嚇為什麼當時有這些想法.

Picture

我這本筆記簿依然是拼拼貼貼, 東拉西扯, 只要有興趣, 什麼都想記錄一番. 然而因為是用電腦處理, 附加了不少發酵想法. 不再是單單紀錄所見、所聞, 更寫下所思、所想….

記得日本漫畫家 CLAMP 在《怪人二十面相》內強調 「人類是地球上記憶最糟的動物」, 如身在炎夏的我們, 總是記不起是冬天怎樣寒冷. 所以感受、感覺不能全靠大腦的記憶體貯存, 必須借助外界協助, 雖知道大腦的記憶體時常被感受、感覺誤導.

人生課堂題目繁多, 或者我需要改成可以增加紙張、活頁的版本, 才能有足夠空間去好好記錄、整理. 如果不好好處理, 那些題目會很快便被我忘記, 被空白的頁數越來越多, 體會領悟更不用說吧.

或許這些才是造就這筆記簿的獨特性.

又胡言亂語了…. 越來越像老清兄來亂…. 🙂

所以, 老清兄留言說:

任何人都是一本書,根據不同的年齡,那體裁也會是不同的。
少年情懷總是詩,(詩情畫意的詩歌)
青壯理念會是追,(追求理想的遊記)
中年思緒明於故,(回憶喜悲的小說)
晚年癡呆白於散,(胡言亂語的散文)

不知比喻得確否?哈哈~~


今次披起書衣的博友包括 :

VinceC9讀與食南杏athrunz加燦michelleHaricot火羽lomicheehevangel亞占小貓、 周游longqt